2006-10-29

組織管理:發現真相、查幽探微

組織越龐大,就必須逐層逐級設計,按不同工作任務、權責分派適職適能之人才擔任工作。組織運作過程中最基本的運作程序就是PDCA,規劃、執行、控制、分析,然後一直不斷地一此循環持續改善與完備。其中實現上最困難的就是「控制」與「分析」。規劃與執行困難度當然很高,也是影響工作任務成敗最重要的步驟,但是控制與執行是最難落實有效的。

一般而言,「控制」必須經由「觀察」、「資訊收集」、「溝通」等技巧達成。當組織規模較小時,所有成員與工作均「近在咫尺」,所有狀態均能即時掌握,也沒有誤判或隱瞞,因此困難不大。但是當組織規模龐大、必須遠端分派、國際化之後,掌握組織營運狀態資訊之努力,相對困難度就逐漸升高。對於一個遠在幾千公里外的分駐點、分公司成員,如何了解、如何管理?遠距管理一直是管理作為上很難突破的課題。

古時候的朝廷,如北京紫禁城內金座上的康熙皇帝如何管理遠在甘肅駐兵的將軍?如何指揮雲南的平西王吳三桂?又如何知道兩江總督有無「魚肉鄉民」、「民不聊生」?傳個信息就算用「六百里快馬急報」,也要上幾個星期,獲得資訊時事情已經發生、結束了。

所以古時候的「欽差大人」、「微服出訪」都是用來補正常管道之不足,但是仍然經常會有「欺上瞞下」的地方官。如今拜現代資訊工具發達之賜,傳真、電子郵件、網路電話、視訊會議,越來越多的工具發明用以改善補足遠具管理的不足。即使如此仍然無法完全杜絕類似情況發生。

一個負責的管理者,應該經常離開辦公室,走到組織的每個角落,看看人、看看事物,藉由近距離的接觸了解,才能獲得「治理於帷幄之中」不可能獲得的真相。我認識的幾個管理人,往往疏忽這種基本功夫,認為只要坐在辦公桌前處理email、分析報表、電話指揮就可以有效掌握組織動態、了解員工,其實不然。

通常依藉這種方式進行管理,只能做到表面管理,對於組織內的無效率與「藏污納垢」之處,永遠也見不著。我自己有深刻體驗,也一直奉行不豫,卻不知在拿捏之間是否得當,過與不足都是不好!

沒有留言:

搜尋此網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