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經營事業與人生一樣,「要會贏,也要會輸」。或者應該說要能「贏而不驕、輸而不餒」!
大至國家的一場戰爭,小至個人的一盤棋賽,都是為了爭「我勝你負」。社會上的各公司,每天都在爭商場上的勝負;學校裡的學生爭成績上的勝負。運動場上也無所不在地爭著勝負,更別說官場裡,政治、黨派,勾心鬥角,也都是為了勝負。
人立足於社會,好像注定了離不開輸與贏。選票一開、哨子一響、開標一拆、即刻分出勝負雙方。兄弟鬩牆、父子翻臉、朋友成仇、夫妻離異,也都希望討個公道,論個輸贏。
人一生有多少贏輸的機會與關卡,從一出生開始就有「輸贏」,美醜、貧富、大小....,從小到大,處處都有比較,就有輸贏。每個人一生中,有輸也有贏的機會,也都曾經輸過、贏過。贏的時候固然高興,輸的時候會有失意,但都有如何面對的功課與學習。
我從小到大的經驗與學習中,認識到:
贏,只是局部的勝利、暫時佔上風。在範圍上、時間上,沒有全盤皆贏的局,也沒有永遠勝利的冠軍。就因為每個「賽局」都是空間、時間上的有限,所以「勝不值得驕傲,敗也不需要氣餒」,因為都是局部的「勝」「敗」。贏了,可以高興慶祝一下,但必須馬上面對下一場賽局,敗了也是一樣,收拾整理,檢討改進,設法贏回下一局。這是「積極求勝」的態度與作法。
然而,還有另一種面對、認識輸贏的態度。這個世界上,有存在就有「輸贏」。有人就有「勝負」、動植物也一樣,究其根本是一種求生存的本能,然而追根究柢的更深層地看看,卻是無名的必然。這些起起落落,看似競爭的變化,無論誰輸誰贏,都是時光長河中,宇宙四方間,恆常不變的真理「無常」。因為無常所以有起落上下、有輸有贏。這樣的態度不是消極,反而因為認清真理而更能面對輸贏的變化,以積極的態度去面對所有事情,不受一時的輸贏影響心情,不做、多做或少做該做的事情、該說的話。這才是真正的積極面對。以此態度,對待輸與贏就能「得偶然,去必然,隨其自然」,這是「積極面對」的態度。
看過一段話:「勝則生怨,負則自鄙;去勝負心,無爭自安。」覺得很有道理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