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-12-29
孫文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
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是1912年1月-1913年10月中國國家元首的稱呼。由1911年12月29日(農歷宣統三年十一月初十)召開的17省代表臨時大總統選舉會上選出。首次的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就職典禮於1912年1月1日,在南京總統府(清朝兩江總督署)舉行,臨時大總統的就職也正式宣告中華民國的成立。
就職誓詞為:
傾覆滿洲專制政府,鞏固中華民國,圖謀民生幸福,此國民之公意,文實遵之。以忠於國,為眾服務,至專制政府既倒,國內無變亂,民國卓立於世界,為列邦公認,斯時文當解臨時大總統之職,謹以此誓於國民。
下面的內閣名單也很有意思:
臨時大總統提出內閣名單,仿照美國政府制,不設總理,分作九部,由總統提出各部總長、次長名單:
▪ 陸軍總長:黃興,次長:蔣作賓
▪ 海軍總長:黃鐘瑛,次長:湯薌銘
▪ 司法總長:伍廷芳,次長:呂志伊
▪ 財政總長:陳錦濤,次長:王鴻猷
▪ 外交總長:王寵惠,次長:魏宸組
▪ 內務總長:程德全,次長:居正
▪ 教育總長:蔡元培,次長:景耀月
▪ 實業總長:張謇,次長:馬君武
▪ 交通總長:湯壽潛,次長:於右任
▪ 總統府秘書長:胡漢民
然而,袁世凱居間圖利,1912年1月22日,孫文發表聲明表示,倘若清朝內閣總理大臣袁世凱能宣佈贊成共和體制,將辭去臨時大總統職位,並且推舉袁世凱擔任臨時大總統。1月25日,袁世凱及各北洋將領通電支持共和。2月12日,慈禧太后接受優待條件,溥儀遜位,清朝正式終結,孫文於是宣佈辭去臨時大總統。2月15日,南京參議院選出袁世凱為第二屆臨時大總統,並於3月10日在北京宣誓就職。
這段歷史在整個中華民國歷史中,短暫不受重視,但是我認為這是往後數十年國立不振、四分五裂、戰亂不斷的主因,因此成了現在的兩岸分立局面。如今讀來不勝感嘆!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